科创板超8成过会企业采用标准一 5家会计所瓜分62.96%过会企业

自3月22日受理第一批企业的科创板IPO申请以来,截至9月27日,上交所已经累计受理158家企业的上市申请。
其中,已有54家过会(含上交所审核通过、提交注册和注册生效),有30家已登陆科创板进行交易,另有13家终止IPO(含不予注册、终止)。
相比A股其它板块单一的上市标准(如主板要求企业三年营收累计超3亿,利润累计超3千万,所有想在主板IPO的企业都要符合同一个标准),科创板却创新地设立五套上市标准,供企业根据自身状况自主采用合适的上市标准申报IPO,展现出了更高的包容性,甚至允许无营收,大幅亏损的企业上市。这五套标准如下图所示:

资料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
这158家企业究竟都选择了哪些上市标准?哪种上市标准选择的企业最多?哪些上市标准过会的企业最多?哪些上市标准过会失败的企业最多?不同标准的企业群体有什么特征?哪些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的成功案例最多?时代商学院将对你一一揭晓。
标准一最受欢迎,占比超82%

截至9月26日,时代商学院分析师在统计所有科创板IPO企业(共158家)选用的上市标准情况后发现,目前,大部分企业都选择“收入与预计市值”要求相对较低的标准一作为上市条件,数量达130家,占比达82.27%。
排名第二的是标准四,累计被13家企业选用。该标准仅对收入与预计市值做出要求,不少收入规模增长快,但盈利规模暂时较小的企业会倾向于选用标准四。
标准二位列第三,累计被8家企业选用。该标准是唯一对企业研发投入做出要求的标准,要求IPO企业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比例不得低于15%。
标准五,专门针对早期无收入,甚至亏损巨大的高新技术企业、生物医药企业而设立。此标准对收入和利润等财务指标皆不作出要求,更倾向于对企业产品技术领先提出要求。目前累计有6家企业选用标准五,且皆为生物医药企业。
此外,标准三是唯一针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指标,要求IPO企业近三年该指标累计金额不低于1亿元,至今仅有“天准科技”一家企业选用。
标准四营收中位数超16亿元
标准一到四都对申报企业的营业收入提出最低要求,因此本文首先比较不同标准企业的营收情况。由于申报企业中存在不少极大或极小的数据,因此本文用中位数替代平均数,以便能更好地反映不同标准企业的真实情况(中位数是数据按由小到大排列最中间的一个或最中间两个的平均数)。
通过对比发现,选用不同标准的企业,营收差距巨大。

从上图可以看到,2018年,选用标准四的企业的营业收入中位数达16.39亿元,遥遥领先选用其它标准的企业,;其次是标准三,同期营业收入中位数达5.08亿元。
这主要是因为五套标准中,标准三与标准四对营业收入的要求最高,规定企业近一年的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
由于选用标准五的6家企业产品尚处于研发阶段或是刚刚获批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其营业收入基本为零或是处于低营收状态,因此选用标准五企业的营业收入中位数远落后于其他标准企业。
在158家企业中,营业收入超过3亿元的企业数量有102家。
158家企业净利润中位数达0.68亿元

虽然科创板对企业的利润要求似乎并不严格,仅有标准一对相关方面提出要求,但净利润作为考验企业盈利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采用不同标准企业的净利润对比情况依然值得关注。
2018年,选用标准三的企业“净利润中位数”最高,达0.94亿元。但由于采用该标准的企业仅有“天准科技”,样本过小,数据不具有代表性。
同期,选用标准二的企业净利润中位数达到0.75亿元,排名第二。
选用标准五的生物医药企业,由于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药物研发资金,而且没有收入,普遍处于大幅亏损状态,2018年净利润中位数为-4.51亿元。
近9成过会企业采用标准一
截至9月26日,共有54家企业成功过会(含通过上交所审核、提交注册、注册生效)。
其中,采用标准一过会的企业有48家,占所有选用标准一企业的36.92%,占全部成功过会企业的88.89%。
采用标准二过会的企业有1家,占所有选用标准二企业的12.5%。
采用标准三过会的企业有1家,占所有选用标准三企业的100%(选用标准三的仅有一家企业,参考意义不大)。
采用标准四过会的企业有4家,占所有选用标准四企业的30.76%。
暂无采用标准五成功上市的企业。
此外,冲刺科创板失败的企业共有13家。

值得一提的是,采用标准一上会失败的企业数量为12家,占所有选用标准一企业的9.23%;采用标准四终止企业数量为1家,占所有选用标准四企业的7.69%。
暂无采用标准二、三、五上市失败的企业。
中信建投与中信证券并肩第一

保荐机构方面,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成功保荐6家企业上市。
其次是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保荐5家、4家和4家企业上市。上述机构占过会企业聘用券商总数的46.30%。
5家会计所瓜分62.96%过会企业

会计师事务所方面,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和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服务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最多,分别达10家。
其次是致同会计师事务,服务6家企业登陆科创板。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排名并列第四,辅导过会企业数量均为4家。上述5家机构占过会企业聘用会计师事务所总数的62.96%。
国浩律师事务勇夺第一

律师事务所方面,国浩律师事务所(上海、北京、杭州、南京办事处)和上海市锦天成律师事务所分别以10家、5家位居辅导过会企业律所中介的前两名。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和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辅导过会企业数量均为4家。这六家律师事务所辅导过会企业数合计占过会企业聘用律师事务所总数的57.41%。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