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入职前,需要签订的
可能有入职协议
可能有试用期合同
你听说过
委托加工合同吗?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经了解,2名女学生是贵州某学院会计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3月初,她们通过某求职软件,向南明区一婚庆用品经营公司的会计助理一职投递了个人简历,并于几天后收到该公司的面试邀请。
小王同学告诉记者,面试她的是该婚庆用品公司的刘经理,面试流程也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面试的最后告知她说,需要完成一副工艺品才能转正录用,且确定能做后还需签订一份委托加工合同。
“起初我也觉得有些逗,应聘的不是会计助理吗?为什么要做工艺品?”小王说,虽然感觉有些不太合情理,但会计助理一职与她的专业刚好对口,并且公司给出的薪酬待遇也很让人心动;而且,成品出来后,公司还会以350元的价格回收,算下来也不亏,就答应了。
图为:2名学生与求职公司签订的委托加工合同
从合同拟定内容看,该婚庆用品公司需要让张同学在10天内完成一幅工艺作品,完成标准为:色系过渡自然、均匀、平缓,无透底,表面整洁、各色区不串色,无错色,填色正确、厚薄度等同样板画。
随后,根据委托加工合同第2条规定,小王便通过微信转账,给刘经理转发了600元,作为她和同学加工工艺品所需购买的材料费用。
图为:张同学从婚庆用品公司领取的全部材料
小王告诉记者,等到3月20日她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并电话预约刘经理验收时,刘经理的电话无人接听,于是她又打了公司的电话,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告诉她,刘经理不在。
于是,小王拿着自己的作品,独自去往该婚庆用品公司,打算找其他工作人员验收。不料,刘经理人就在公司。
小王说,刘经理答复她说:“作品不合格,还需要再细致点,至少得跟店里面摆出来的成品一样”。
图为:小王同学的成品
小王同学说,22号就是合同约定的最后时限,感觉自己的作品也满足了合同中拟定的标准。她说,她从公司拿到的那些材料,在某宝上价格十分便宜,300元的面试成本有些高了,希望公司能退她部分。
于是她向该公司提出申请,买一套全新并相同的画板和颜料赔给他们,但遭到公司拒绝,之后刘经理的打电话也不再有人接。
“
小王告诉记者,为尽可能索要回之前转出的600元,她和同学一同前往了该婚庆公司,同刘经理进行沟通协商,刘经理让她走法律程序解决。”
小王说,直至她去往该婚庆用品公司讨说法的下午,她在该公司内依然能看到络绎不绝的面试者前来面试。
图为:小王同学的微信聊天截图
于是,记者电话采访该公司刘经理,刘经理证实让应聘者完成“工艺品”一事,并表示只要完成作品,300元的材料费都是会退给应聘者的。但是,当被问及评价作品合格与否的标准时,刘经理以找相关负责人回电为由,挂断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