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注册会计师的时候,常常有人会把会计师与注册会计师搞混淆了。在这,我们需要进行区分一下。会计师是指一种职称,注册会计师指的是执业资质。具体有哪些的区别,我们往下看:
一、证书性质的不同
会计师是一种职称。会计职称分为会计初级职称、会计中级职称、会计高级职称。根据现行会计职称管理规定,通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后可以评定会计师职称。会计师指具有一定会计专业水平,经考核取得证书、可以接受当事人委托,承办有关审计、会计、咨询、税务等方面业务的会计人员。
注册会计师是指执业资质。谈到注册会计师,指的就是通过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并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注册会计师有执业和非执业之分,考生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后,可以申请成为非执业会员,但是要想成为执业会员,需要满足“在中国境内从事审计业务工作2年以上”这项条件,才能成为执业会员,享有审计签字权。
二、报考条件的不同
报考会计师(会计中级职称)的硬性条件是:
1、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五年。
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四年。
3、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二年。
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一年。
5、取得博士学位。
注册会计师考试有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报考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条件是:
(一)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二)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综合阶段考试: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已取得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
三、考试科目的不同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包括《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
注册会计师考试实行的是“6+1”模式,是指专业阶段考6科,分别是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综合阶段考试考1门,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右上可知,两者是不一样的证书。注册会计师考试报考门槛低,国家取消了会计师从业资格证书之后,可以选择报考注册会计师考试。在财会界,注册会计师是含金量比较高的证书,考取证书后,将会比较好找工作。只是考试有一定的难度,建议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结合高顿CPA课程学习,这样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